门诊时间:二十四小时应诊 VR全景展示 咨询服务热线:0312-5079277 / 5079256 患者回访中心 河北省心理援助热线:0312-96312
健康科普
  您的位置:首页 > 科普讲堂 > 健康科普

刘丽英:是真的“社恐”,还是内向?

添加时间:2024-10-10 09:20:25   浏览次数:239  

我们先来做个小调查,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:在微信群里斗图发消息那是手速飞快,滔滔不绝,仿佛键盘在手,天下我有!但一到了线下聚会就瞬间“哑火”?为什么会这样呢?很多人会开玩笑说:“因为我社恐啊”。那今天关于社恐这件事,就让我来“说几句”。

不少人会把“社恐”和“内向”混为一谈,认为害羞、内向就是“社恐”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。虽然“社恐”和内向者都可能表现出对社交的回避,但两者本质上有很大不同。内向是一种性格特征,意味着更喜欢独处,倾向于主动选择不参与社交活动。这并不是因为害怕,而是因为内向者通常在独处时更能获得能量,即使在社交中感到不适,这种不适也是暂时的,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基本社交参与和日常生活功能。

相反,“社恐”,或者说社交恐惧症(社交焦虑障碍),是一种持久的、强烈的社交恐惧,通常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,过度担忧自己会在他人面前出丑或受到负面评价。这种恐惧不仅表现在心理层面,还会引发生理反应,如脸红、手抖,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或濒死感等严重的惊恐发作。这种症状往往持续超过6个月,并且严重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、工作和学习。因此,社交恐惧症并不是简单的性格问题,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心理健康问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社交恐惧症与内向性格并无直接关系。一个内向的人在公共场合未必会感到恐慌,同样,一个外向的人也可能因为某些挫败的社交经历而发展出社交恐惧症。

事实上,很多时候人们提到的“社恐”并非医学上定义的社交恐惧症,而是借“社恐”之名来拒绝社交的“伪社恐”。这种“伪社恐”更像是对社交压力的一种幽默化表达,而并不是真正的心理障碍。例如,你可能有一个朋友,每次被邀请参加大型聚会时,总是推脱自己“社恐”,但在与熟悉朋友的小范围聚会中却表现得非常活跃。这种情况下,他们并非害怕所有形式的社交,而是对某种特定的社交情境感到不适。

相反,真正的社交恐惧症(真社恐)则要复杂和深刻得多。即便是在熟悉的朋友面前,也会因为害怕被评判而感到极度的焦虑和不安,会害怕出现在公共场合,或者避免任何形式的社交活动。

那么,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

首先,对于“伪社恐”——那些通过自嘲或幽默表达对社交压力的逃避的人,可以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。增加社交技能的练习,可能会发现自己其实可以在社交场合中找到乐趣;多尝试参与一些轻松的社交活动,例如与熟悉的朋友一起参加聚会,逐步增加在陌生人面前的曝光率,从而逐渐减少对社交的恐惧感。通常不需要专业治疗,但如果这种状态对个人的社交生活或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,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策略和建议,帮助个体提高社交技巧。

 那如果你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社交恐惧症,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帮助,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,这有助于了解症状的严重程度,并排除其他可能的心理健康问题,还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(CBT)、渐进式暴露疗法等技术,逐步改善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状态。

让我们共同关注心理健康,帮助每一个人在社交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舒适感。


首页电话产品
Copyright © 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网站制作三金网络  备案号:冀ICP备11016901号-1   网站地图  

冀公网安备 13060602000942号